发布时间:2025-03-23 来源:精准农业(水肥一体化)
岱山县是传统盐区,2005年起施行盐田废转。为处理土壤盐渍化、淡水资源匮乏等问题,2017年以来,舟山市尖端规划的盐田复垦项目——岱西火箭盐场作为“试验田”施行归纳改造。现在,撂荒多年的盐田完结富丽回身。从盐碱地到丰产田,从搁置地到工业园,海岛农业加快“破圈”,涌现出一股汹涌新动力。
日前,坐落岱山现代农业工业园的水稻栽培田喜迎丰盈,一串串颗粒丰满的稻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广阔的田野上,收割机在稻海里来回络绎,田间地头一派好“丰”景。种粮大户汪夏华忙得脚不沾地,脸上却洋溢着丰盈的高兴,他说:“本年粮食的产量比较抱负,亩产约1000斤。”
从2018年开端,汪夏华在岱西盐碱地试种水稻,面积从开始的80亩展开到现在的1300亩,规划逐步扩展的底气来源于盐碱地改善成功和农业机械化的遍及。汪夏华和记者说,为了更好的进步出产功率,他前前后后投入200余万元,购买了旋耕机、收割机等农机设备。“从育秧、插秧、翻耕、收割到烘干入库,一切的环节均为机械化操作。”
岱山地处海岛,人均犁地面积约0.3亩,不到全国水平的1/4,可利用土地资源适当有限,因为制盐工业市场化变革和盐民老龄化,传统的海盐工艺已逐步损失优势,许多盐田搁置,盐民及周边村落面对无地可种的窘境。
“向盐碱地进军,向盐田要粮食。”2017年,面积约7000亩的岱西火箭盐场会集垦造犁地项目开工。针对岱西火箭盐场土壤颗粒小、密实度高、透水性差等问题,各农技团队经过展开盐碱地改善作业,使区域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10克/千克以下提高至15克/千克以上,部分地块水溶性盐含量从1%以上降低到0.3%以下。一起,针对海岛县可用水资源缺少、蓄水工程规划有限的现状,技术人员在水田区域中施行低压管道灌溉、微咸水低成本淡化等盐碱水归纳利用项目。
经过7年的开垦,从前寸草不生的海边盐碱地改造成了亩产千斤大米的良田。据统计,到2023年末,共完结盐碱地复垦6600余亩,其间水田2400亩,是舟山尖端规划的盐田复垦项目。县农业村庄局农业科副主任张浩和记者说:“海岛土地面积的发掘空间不多,进步亩均单产是县农业村庄局当时的重点作业之一。下一年,岱山估计大面积推行机插水稻、机插油菜等办法,等待火箭盐场粮油均匀亩产有质的跃升。”
岱西火箭盐场除了展开土壤改善、节水循环外,还经过无人农机、农业物联网等新质出产力,打造岱山现代农业工业园,完结海岛农业工业会集、集聚、集约展开。
在农业工业园西兰花栽培区内,运营方周理达正操作一辆长达百米的自走平移式喷灌机展开作业。“工业园20万元以上的农机设备约20台以上,包含无人拖拉机、无人收割机、无人插秧机和植保无人机等。有了这样一套才智农业体系,我的作业也轻松了许多。”周理达说,经过才智化、数字化赋能,他一个人就能轻松办理园区内上千亩土地。只需悄悄点击手上的智能设备,依托散布在田间遍地的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,土壤湿度、土壤盐分、气候数据、虫灾种类等信息一目了然,为农场科学栽培供给数据参阅。
走进农业工业园的温室大棚,蓬勃生机扑面而来。无土栽培的蔬果层层叠叠铺展着,种类多样的农作物生气勃勃,长势杰出,火箭村乡民王燕芬正在给小西红柿苗进行整枝等作业。在岱山现代农业工业园项目的带动下,周边乡民也找到了在家门口安稳工作的时机。
现在,工业园内建设了可为农户供给一站式服务的粮油—蔬菜现代化耕耘服务中心、15亩自动化蔬菜育苗工厂、15亩智能玻璃温室、150亩连栋大棚和250亩未来农场,集成展现自动化农业设备设备、栽培数字化办理渠道和无人驾驶农业出产机械等新技术、新设备、新模式。张浩表明:“咱们计划从一粒种到一盘菜,实施全工业链布局,不仅是农业出产方面的改善,还包含工业链的延伸、延伸,以此来进步农业附加值,让农业产量得到跃升,终究经过科技带动全县农业出产水平提高。”
总结实践“千万工程”海岛经历,打造村庄复兴海岛样板。在这片朝气蓬勃的土地上,岱山正以坚决的脚步,向现代农业更顶峰不断跨进。